|
|||
![]() |
|||
众所周知,当今时代地球上的国家,那可是结果了长期的演化才形成的。历史上许多的大国小国都未能免于战争的魔爪,若是招架不住,便会有举国覆灭的可能。因此在历史长河的演化过程中,不少的国家走向了消亡,当然也有不少的国家诞生。 楼兰古国,也许是许多人都了解的一个退场于历史舞台的国家。其实远远不止楼兰,像前苏联等等曾经叱咤世界的国家,也都走向了消亡。有的被他国吞并,有的则是分裂解体。而在这些消失的国家当中,有一个名为锡金的国家,这一个国家是相当特别的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锡金同我们中国,有着不一般的关联。 在距离锡金消失的三个小时之前,他们正举行着隆重的典礼。天色未亮,锡金的国土之内却处处站满了人,他们个个神色庄重,眼神坚毅。此时最耀眼的,恐怕就是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了。他们正在举行着加入中国的隆重仪式,锡金国人无一不为此而感到深深的骄傲与自豪。锡金人放声高呼,激情呐喊,仿佛没有一刻,是比那时候还要来得快活与自在。 但是不一会儿,画风便大大转变了。无情的炮火肆无忌惮地轰炸着这片土地,身着军装铠甲的士兵们粗鲁地踏入锡金国土。转眼间,这片充满欢歌笑语的土地,沦为了炮火轰鸣的废墟之地。 印度为了统一锡金这个小国,不惜采用粗暴的武力统一方式来完成。也就是在这样猝不及防的攻击之下,锡金很快就沦陷了。作为战胜方的印度,理所应当地将锡金收作为自己的一个管辖帮。从此以后,锡金这一个国家在地图上便消失不见了。 而那面飘扬在锡金国土之上的鲜红五星红旗,就仿佛是锡金人民最后的倔强。弱小的锡金彻底沦陷了,与中国接壤的四周的国家便少了一个。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,印度政府要采用如此暴力血腥的方式来扼杀这样的一个国度?而又是因为什么,在面临战争的前几个小时,锡金正举行着加入中国的典礼呢? 锡金属于内陆国家,她与中国相接壤,是一个极具异地风情的国度。当然,与之相接壤的国家并不只有中国,还有尼泊尔、印度等等。也正是因为其同多个国家相近,因此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也就很容易地传入锡金。所以尽管锡金是个小国,但是在这片国土之上的文化因子,是相当的丰富的。 除此之外,锡金与喜马拉雅山脉,也是属于相接壤的状态。位于山脉之上,这赐予了锡金优渥的淡水资源。连绵不绝的雪山融化不少的雪水奔腾而下,让这个地处内陆的小国,无惧缺水的困扰。除此之外,山的深处自然是不乏森林的存在,这样的森林资源毋庸置疑又是给锡金人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。 还有矿产资源,别看锡金这一个国家面积不大,但是其上的资源绝对是不可以小看的。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,锡金人的生活是属于相当滋润的。肥沃的土地,常年丰收的状态更是解决了锡金人的温饱问题。 锡金沟通了印度西部和东部地区,也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印度与孟加拉国的冲突与矛盾,这个如同缓冲带般存在的国家,可谓是很有价值的。 但是锡金的国内政治状况却不容乐观,许是高层领导人对这片优渥土地的征伐过于激烈,让锡金国内的安定时间一直是少之又少。除了本国势力的争执不下,还有外来势力的入侵,在上个世纪便有许多殖民统治者长驱直入,建立起了殖民地。 毕竟拥有着如此优渥的资源,锡金被其他几个国家盯上也是不难理解的事情。尼泊尔早就视锡金这块土地为肥羊,他们是势在必得的。他们都以为这一小块土地,论国家实力和军事力量,怎么说也要甩开锡金一大截。还没开战就先轻敌的尼泊尔,根本就不可能按照预期所想象的那样收归己用。相反,在和锡金的战役当中,尼泊尔军队伤亡惨重,狠狠地给自己打脸了。 其实尼泊尔对于锡金这一个国家实力的评估是完全正确的,只不过他们忽略了这背后支持锡金的国家——那便是清王朝。拥有清王朝这样强大的靠山,想要轻松拿下锡金,那肯定是要比登天还要困难。 当时正值清王朝的鼎盛时期,论国家总实力,清王朝说自己是第二,倒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称自己是第一。也多亏了清朝的鼎力相助,锡金在这场国土保卫战当中不仅大获全胜,还重伤了尼泊尔的主力军队,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。 除了四周的国家的侵略,在工业社会发展起来的时候,英国殖民统治者对这块宝地也是极其重视。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,连清政府都束手无策的状态下,锡金更是没有办法抵抗了。很快,锡金便成为了英国殖民者的囊中之物。不过在后期大举抵抗殖民统治的运动当中,锡金人民上下一心,赶走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者,也终于为自己赢来了一片自由的天空。 只不过锡金还是没能逃过被侵占的命运,邻国印度对其早就萌生占有的心切了。在1949年,印度派兵长驱直入,一步步地吞并了锡金。最终,锡金这一个国家也消失在了地图之上,变成了印度的一块小小领地。 其实早在百年前清朝时期,锡金便有着加入中国的想法,因为正是中国,给他们提供了最大的支持。这也是怎么回事他们在国家消失之前的3个小时,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,举办加入中国的仪式。这可惜现实过于残酷,在印度的武力侵犯之下,锡金最终没能熬过。 也许这一切背后的原因是因为锡金这一个国家本身的实力就不足,加上长期被他国所觊觎着,弱小的国家很难得到长期的稳定,这也是一个启示。 |
|||
相关新闻
推荐产品
|